1.任務導向:所謂任務導向是指各業務線條上的內訓師,帶著實際的課程任務。比如商業企業營銷線條針對客戶經理進行培訓的內訓師,帶著“如何指導現代終端經營”的課程任務。**設計與開發并傳遞一個或多個現實中有意義的課程,從而幫助內訓師掌握傳遞什么、如何傳遞以及如何評估的能力,并進而達到舉一反三的能力。
2.輔導式培養:所謂輔導式培養不是集中來聽課,而是在做中學。“做中學”的理念就在于“我聽了,我忘了;我看了,我記住了;我做了,我明白了”。不僅讓學員學到具體的知識,更重要的是培養學員學會使用學到的知識。
3.具體操作方式
以下的安排是XXX基于以上的理解,所設計的具體操作路徑。步驟內容時間**步選擇崗位項目實施前在指導下準備,不計入輔導時間第二步選擇課題第三步輔導開發課程 ü 平均分配1.5課時/課程
ü 若課程量為6-12門,則
總時長27-54課時,折合天數為4.5-9天第四步輔導執行課程 第五步輔導評估效果 第六步反思評價學習項目開發與執行0.5天總計 合計5-9.5天備注:具體時間可視實際情況而定,以上的時間安排僅供參考。
輸出成果說明1.假設選擇的崗位為營銷、物流、專賣三個部門,每個部門選擇2個崗位,
共計6個崗位;
2.每個崗位匹配3-5名內訓師,則內訓師受訓面為18-30名;
3.每個崗位設計1-2門重點且難的課程,則設計出的課程為6-12門(這幾
門課程可以在輔導期間直接產生);
4.同時將提供從選題到評價全過程的工具和模板,以便于內訓師能夠自主反復設計與開發;
說明:
1. 選擇崗位:建議優先選取部門中的關鍵崗位(具體可以優先選擇崗位人數眾多、與客戶直接接觸、直接產生績效的崗位。每個部門控制在1到2個崗位,同時每個崗位匹配3-5名內訓師);
2. 選擇課題:當選定好關鍵崗位后,與相關領導溝通2018年工作重點是什么,以此識別需要做哪些方面的培訓,由此確定相關課程主題,建議每個崗位選擇1到2門重要且較難的課程;
3. 輔導開發課程:當選定好相關的關鍵崗位及課程后,由老師在現場指導相關內訓師設計與開發相關課程,給相關操作方式、標準和工具,內訓師依此以團隊協作的方式設計與開發課程;
4. 輔導執行課程:當課程設計與開發完成后,由老師在現場指導相關內訓師對課程進行傳遞;
5. 輔導評估效果:當整體課程全部準備就緒后,老師將組織相關部門領導及授課對象的員工,對課程采取現場模擬演練的方式進行評價(將提供課程評價表);
6. 反思評價學習項目開發與執行:在**后,老師將組織內訓師反思和評價從選題到評價課程的全過程,同時將提供從選題到評價的全套工具和模板,以幫助貴單位內訓師以后能夠自行依據該工具進行自我開發、講授和評估。